儿童口腔护理指南:守护孩子牙齿健康的8个关键点
早上刷牙时,五岁的乐乐突然捂着嘴说"妈妈牙疼",这才发现孩子后槽牙有个小黑点。这样的情况在门诊每天都会遇到,很多家长往往到孩子喊疼才发现问题。其实,儿童口腔健康需要从颗乳牙就开始关注。
一、乳牙阶段(0-6岁)
出生后6个月左右,孩子会萌出颗乳牙。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",这个观念需要纠正。乳牙要使用6-10年,期间承担着咀嚼、发音、引导恒牙生长的重要作用。
家长这样做:
- 出牙前用湿纱布清洁牙龈
- 颗牙萌出后改用婴幼儿牙刷
- 3岁前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
- 避免奶睡习惯,预防"奶瓶龋"
二、换牙期(6-12岁)
这个阶段孩子口腔里既有乳牙也有恒牙,称为"混合牙列期"。新长出的六龄齿终生不换,却容易发生龋坏。门诊常见七八岁的孩子,恒牙刚萌出就出现龋洞。
重点防护:
- 每3-6个月检查一次牙齿
- 及时做六龄齿窝沟封闭
- 乳牙早失要佩戴间隙保持器
- 纠正吮指、口呼吸等不良习惯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
Q:孩子刷牙总敷衍怎么办?
A:可以购买2分钟计时沙漏,选择卡通造型牙刷。7岁前建议家长帮孩子补刷一次。
Q:乳牙松动该不该拔?
A:自然脱落好,如果影响进食或恒牙萌出,需要医生判断。
特别提醒:
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:
▶ 牙齿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点
▶ 牙龈红肿出血超过3天
▶ 牙齿外伤磕碰
▶ 睡觉长期口呼吸
四、日常防护要点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除坚持早晚刷牙外,还需要注意:
年龄 | 防护重点 | 饮食建议 |
---|---|---|
0-3岁 | 建立刷牙习惯 | 控制夜奶次数 |
3-6岁 | 预防奶瓶龋 | 减少粘性零食 |
6-12岁 | 窝沟封闭 | 多吃粗纤维食物 |
后提醒家长,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早期发现的问题,往往通过简单处理就能解决。等孩子喊疼才就诊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增加。
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,从今天开始,用科学的方法守护他们的口腔健康吧。